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7的文章

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四項原則

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 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,共有四項: 第一、以無漏戒學過日常生活。 日常生活,就是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等一般生活。在這個過程,一定要遵守佛陀所 〖 施設戒 〗 ;而 〖 五 戒 〗 實際上就涵蓋了一切道德規範。 第二、以無漏定學 ( 或稱無漏心學、無漏意學 ) 過宗教生活。 誦經 、 持咒 、 禮佛 、 拜佛 、 參禪 、 打坐,還有參與法會,這一些都是宗教生活的內容。 第三、以無漏慧學過覺悟的生活。 宗教生活的目的,是為了開發 〖 般若 〗 慧。假設沒有般若慧,就沒有辦法提供戒學、定學 無漏的成分,所以一定要開發般若慧。如果有般若慧,從此過的就是 覺悟的生活。 覺悟的生活就是,只要 〖 煩惱 〗 一起,立即認識到有煩惱存在;能認識到有煩惱,就是一種 〖 菩提 〗 ;而 「 菩提 」 就是 〖 覺 〗 、就是 〖 道 〗 。我們就是用菩提來認識煩惱、用菩提來處理煩惱、用菩提來消除煩惱。 以聖人來說,只要一有煩惱,立即有菩提配合反應;如果沒有煩惱,就不需要用菩提。好比明亮的地方,你不需要點蠟燭、或打開手電筒來照明;可是要進入暗室,就必須知道燈的開關在門邊的哪裡,然後將燈打亮才進去,否則的話 很 容易絆倒受傷。 暗,就是煩惱;聖人一有煩惱,立即動用菩提,就像我們要進入昏暗房間的時候,因為曉得燈的開關在哪裡,因此可以馬上按下去,所以說「煩惱即菩提」。 煩惱即菩提,不是煩惱等於菩提;因為 不一定 煩惱愈多,菩提也愈多。聖人是因為一一的煩惱 有一一的菩提面對它,所以煩惱愈多,菩提也愈增長。可是凡夫不 同 ,凡夫是煩惱愈多,也就是 〖 惑 〗 愈多,造惡 〖業〗 愈多;造惡業愈多,受 〖 有漏 〗 的 〖 苦 〗 愈多;受有漏的苦愈多,又會額外增加新的「惑」、新的煩惱;這就是 〖 〔 惑業苦 〕 〗 三輪轉。凡夫一碰到煩惱就是惑 - 業 - 苦、惑 - 業 - 苦,不斷左旋、向心地向下沉淪。聖人不一樣,聖人有菩提、有出世的效果;聖人所動用的菩提是出離有漏 〖 世間 〗 用的。 簡單說有五種,就是 〖 五根 〗 。五根是 〖 〔 出世五根 〕 〗 ,一有 〖 無明 〗 、一有 〖 惡業 〗 、一有 有漏的苦,對聖人來說,馬上想到 「 信 」 ,也就是 〖 信根 〗 、〖信力〗。有信的話,會動用〖精進根

活用佛法 得到佛法的用處

活用佛法 得到佛法的用處 佛學是要活用,只有活用佛法 於 生活中,才 能真正 得到佛法的用處。所以,佛法不是讓我們欣賞用的,佛法不是讓我們誦 經求 安心而已,我們讀經、誦經 是為了 理解經義, 並將經中 的意義 在生活中 使用開來。 這個意義,就是佛陀要傳達給我們的。然而我們 除了要 抓住佛法的 真 義, 還要 在生活中使用 開來 ; 如果 又 能 得到效果, 那 才是 真正的 有意義。 義分為兩種:義理跟義利。知道佛法的 「義理」 ,卻不應用在生活中,就無法得到佛法的利益。利益就是「 義利 」 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 甘露道期刊 001

佛學就是活學 學佛也是在學活

佛學就是活學 學佛也是在學活 所謂「佛學就是活學」,所以「學佛也是在學活」,我們要學習正確的生活,而所說的正確是以佛陀為師範;佛陀怎麼樣過活,我們也要跟他一樣地過日子。 我們學習這一個課程,實際上是將佛學、佛法的資料應用在生活上。如果能活用在生活上,佛法就是活法;如果沒有應用在生活上,那佛法是靜止的。能應用佛法在生活上,那個佛法是活活潑潑的,有生氣、有生命、活靈活現的法;經本裡面的佛法,只是紙張跟文字而已。活靈活現的法才能真正感動人,所以你們想要影響家人,就應當要把佛法應用在對待家人上,如此家人才會受你影響,也才能建立一個佛化家庭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 甘露道期刊 001

在日常生活中修正人性

在日常生活中修正人性 近代太虛大師有一句話,就是「人成則佛成」,你要成佛,你的人格、人性要完美,要成為一位完人。 我們的人性,一部分是多生累積來的一種習慣性的反應,或者習氣,或者是業力;可是也有一部分是我們這一生從獨處、待人、處事、接物的過程裡面形成的。 人性三分知、情、意,都有好的跟壞的,壞的知、情、意,我們有時候不曉得有,但是一旦發現,就要想辦法把它改正。一樣,知、情、意有好的,我們還不夠好,就要想辦法來充實。這一種改過 - 遷善,修改、修補,就是修行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- 甘露道期刊 001

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--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,究竟菩提

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 -- 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,究竟菩提 所有的宗教都能使人安心,甚至於我們可以說,他很迷信。可是對那個迷信的人來說,他是很安心的,因為愈迷信愈安心。 但是我們認識佛教不是用迷信的,是用明心見性。其實明心,你愈廣、愈深、愈高,你也才愈有真正的安心才對。 明心見性,假設以般若法門的五種菩提來說,或者說《金剛經》包含五種菩提,第一個是「發心菩提」,有「發心菩提」才會開發「伏心菩提」;有「伏心菩提」,才有更上一層的「明心菩提」。 「明心菩提」,以《金剛經》來說,是第二度發心,然後才有「出到菩提」。所謂「出」,就是出離惑 - 業 - 苦,出離有漏的三界;「到」,到涅槃,也就是「究竟菩提」。「究竟菩提」,「究竟」就是完成,也就是 成佛了。 「發心菩提」是初發心,初發心實際上是剛才說的「世、俗的正見」。雖然還沒有開法眼,但是你有高明的常識、知識、學識可以對佛教、佛法如理思惟。你就算在這樣的狀態發心,就是有「發心菩提」;有「發心菩提」,你就曉得要修持十善業道來改善我們的身、口、意,那就是「伏心菩提」。真正法眼開、慧眼清淨,也就是明心見性,才有「明心菩提」。「明心菩提」一定會再度發心,而這個才是真發心,實質的發心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 甘露道期刊 001

日常生活當中不離應用佛法,福慧天天增長

日常生活當中 不離應用佛法 , 福慧天天增長 我們應用佛法有四個方向,獨處,再來是與人共處、也就是待人。獨處或者待人都有兩種可能,接物和處事。接物是人物、事物都算,處事就是指辦理事情了。 佛法是指導我們怎麼樣獨處才好、怎麼樣與人共處才好,要怎麼樣來對待人、對待物,還有處理事情。 利用我們所看到、聽到、想通的佛法在生活上應用,生活 一天一天繼續下來,就是我們的生命。透過一生一生、一世一世生命的累積,直到所有壞的都排除了、所有好的都集合起來了,那圓滿的那一天,就是你們成佛的時候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- 甘露道期刊 001

聽起來喜歡的佛法,就拿來應用在生活上

聽起來喜歡的佛法 , 就拿來應用在生活上 對於佛教後代四眾弟子們所說的種種不同的佛法,我建議同學們要抱持一種心態:聽起來喜歡的,你就拿來應用。喜歡聽,你才會聽進去、才會看下去,可是不要只是聽、只是看而已,要想通佛法的意義之後 一定要應用在生活上。 使用之後如果有效,那這一個人的說法、還有透過這個人你所了解的佛法,就是正確的。可是以後再使用,如 果發覺窒礙難行,就要想辦法再看看有沒有其他不同的看 法、說法。你繞了一圈、各方面都無遺漏後,再回頭看之前的佛法,然後再將它應用在待人、處事、接物,甚至於獨處上。如果有效,就沒有問題;如果又感到窒礙難行,那就重新再來一次,不斷地提高對佛法思惟的深度及廣度,和實踐的意志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甘露道期刊 001

成佛的三個要素--般若、慈悲、信願

成佛的三個要素 -- 般若、慈悲、信願 從印順導師的《學佛三要》,我認識到佛法,特別是要成佛,就要關懷人性。人性涵蓋知、情、意三個部分。印老認為「知」,就是般若慧,「般若」;「情」,就是「慈悲」;「意」,就是「信願」。 這三個要素就是「學佛三要」,或者是「成佛的三個要 素」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甘露道期刊 001

透過聖、出世間的正見、正志、正行來淨化身心

透過聖、出世間的正見、正志、正行來淨化身心 我們學佛的過程分兩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是先求安心,我們信佛、法、僧、戒,我們已經有安心了。但是佛法不只是給我們安心而已,佛法的好處是要給我們淨心。 所謂淨心是淨化身 - 心。我們有惑 - 業 - 苦,那就是不淨, 我們淨化身 - 心,是要使我們全部的人格、全部的生命生 活的反應零缺點,那就要排除貪 - 瞋 - 癡三毒,還有身、口、意十種惡業,然後使有漏的八苦不再產生,而不再受苦。 我們透過世、俗的正見,可以得到安心,可是要淨化身 - 心,則要有聖 - 出世間的正見。 世間就是三界 -- 有漏的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那出世間到哪裡?就是涅槃界。聖人的生活是在涅槃界。 所謂涅槃,是貪欲永盡、瞋恚永盡、愚癡永盡,一切煩惱永盡。這須要透過聖 - 出世間的正見、正志、正行,才能到達。 說有正見,卻不立志來執行,那你不一定有正見;我們是透過正志來檢驗你是否真的有正見。 我們所說的正志就是發願自己要成佛,發願成佛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度化一切有情。那你有正志,卻沒有正行,也不能成佛。 正行,是走完了佛道。所謂走完佛道,是從初發菩提心開始到成佛為止。我們也可以說,你自以為有正見,可是你不發願成佛度化一切有情,那你不算有正見。你雖然有正見、也發願要成佛,可是時而想到就做,時而忘記了,往往是一暴十寒,一天有熱度,十天冷卻了,那也不算有正志和正見。可是,如果我們有正行,就證明我們有正志;我們有正行跟正志,才證明我們有正見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甘露道期刊 001

甘露道期刊 第017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