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阿含簡介》§ 2-0-4【佛法「適應世間」「化導世間」的四大宗趣】


上表,是我綜合許多資料編輯出來的,主要概念的了解和形成,是從印順導師《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》得到的啟發。

印順導師曾說:佛法適應世間、化導世間有四大宗趣。這個宗,就是宗旨;趣,就是可以達到;宗趣,就是可以達到的宗旨。

以三分教 ──〖修多羅〗、〖記說〗、〖祇夜〗來說,分為〈修多羅〉,〈弟子記說〉、〈如來記說〉,而〈諸天誦說〉屬祇夜。以四部阿含來說,《雜阿含經》是〈修多羅〉為主,《中阿含經》是加上〈弟子記說〉,《增一阿含經》是加上〈如來記說〉,而《長阿含經》就是在發揮〈諸天誦說〉。

①《薩婆多毗尼 毗婆沙 卷一》大23,503c

「薩婆多毗尼 毗婆沙」的漢譯是「十誦律廣解」。他提到,《雜阿含經》是說種種禪法,是坐禪人所習。我們只能說這是作者個人的認定。而《中阿含經》是為〖利根〗眾生說深義,是學問者所習。《長阿含經》主要是在破除外道,《增一阿含經》則是為諸〖天〗、〖人〗隨時說法,是為了勸化人、為了教導別人而學習的。因為《增一阿含》的內容是:一法是什麼、二法是什麼、三法是什麼。當老師的人如果有這樣的整理,教導學生可以很便利。

② 覺音尊者《四 尼柯耶》註釋書 名稱 (P.T.S. 出版)

覺音論師對四部尼柯耶的每一部都作了註釋,而這四部註釋書的名稱就分別點出了每一部的整體核心價值。《相應部》是顯揚真義為主,《中部》是破斥猶豫為主,《長部》是以開發吉祥悅意為主,而《增支部》則是滿足〖弟子〗們的希求為主。

③ 龍樹菩薩「四悉檀」的教說。《大智度論 卷一》大25,59b

悉檀,梵語sinddhânta,分析開來是sinddha anta,使究竟完成;四悉檀是龍樹菩薩對整個佛法的理解和看法。第一義悉檀,相當於〈修多羅〉、《雜阿含經》的部分,是讓我們究竟完成第一義的悉檀,就是掌握第一義。《中阿含》相當於對治悉檀;就是有缺點,有需要改正、有需要對治的,可以使我們修正過來。《長阿含》是世界悉檀;現在所說的世界,就是一般人,一般的信徒。世界悉檀相當於覺音論師說的吉祥悅意,因為看到〈諸天誦說〉、看到《長阿含經》、看到《長部》的人,特別是外道,很容易改變,能夠歸向佛教、佛法,所以有吉祥悅意。最後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,那就是相當於《增一阿含經》完成的。

④ 天台智者大師「修習禪觀 四隨」〈摩訶止觀 卷一〉大46,4c

四隨是 隨義、隨治、隨樂、隨宜,這裡我將它補強一下,那《雜阿含經》是隨勝義,《中阿含》是隨對治,《長阿含經》是隨好樂,而《增一阿含經》是隨適宜。

⑤⑥印順導師「由佛法長期的觀點,看每一階段聖典的特色。」〈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〉P.878cf.《佛般泥洹經》大1,175b6~9

印順導師在〈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〉裡指出,要由佛法長期發展的觀點 看每一階段的聖典的特色,這樣甚深法義為主的是《雜阿含經》,分別抉擇為主的是《中阿含經》。佛陀超越〖天魔梵〗為主,是指〖如來功德〗超越諸天、諸魔、還有大梵天王,那是《長阿含經》。《增一阿含經》則是教化弟子世、出世間善的。

《相應部》為主的《四部阿含》,相當於顯揚真義。大乘初期空相應教,遣除一切有情契入無我性為主,重在對治,那是大乘佛法初期。秘密大乘佛法,已經是為了度劣慧、癡愛的人。大乘佛法後期,真常不空如來藏教,那是點出眾生心 自性清淨,而為眾生 生善解脫成佛的本因,重在為人生善。

由上 我們可以看出來,三分教、四部阿含,甚至後續的佛法 ── 初期大乘佛法、後期大乘佛法,最後秘密大乘佛法,實際上每一個時期都有他發揮的重點在。我們有了這樣的理解,再接觸到佛教、佛法的資料時,就比較能掌握它的重點,知道它希望我們能了解什麼,也比較有能力如實地吸收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甘露道的佛法整理工作

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--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,究竟菩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