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六字大明呪〉是觀世音菩薩的呪語,而藏傳的佛教徒,幾乎從生到死,天天在念,或是拿著轉經輪在那裡搖。其實是在提醒自己,要不斷實踐,讓「呪語的意義」轉動起來。唵嘛呢叭咪吽,是漢音的翻音,因為有六個音節,所以稱六字。雖然說六字,實際上是四個辭彙:唵 嘛呢 叭咪 吽,它的涵義十分豐富。
「唵(Oṃ)」,表示〖身口意〗三身歸命。「嘛呢(Maṇi)」,寶珠,而且是如意的寶珠(Cintāmaṇi)。Padma,是紅蓮花,「叭咪(padme)」處格(loc.),在紅蓮花上。所以是紅蓮花上的如意寶珠。而「吽(hūṃ)」,它的意思有好多,我比較喜歡的是「等觀歡喜」。
因為這個呪語很靈驗、很好,有豐富的意義在,所以要歸敬(Oṃ)。我們嘴巴誦這個呪語──口,合掌表示恭敬──身,而內心很虔誠的對觀世音菩薩、對這個呪語致敬──意。
「如意寶珠」,是〖智慧〗,沒有智慧那來得如意?「紅蓮花」代表觀世音菩薩,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、或者大〖慈悲〗,這是感情。我們要加強自己的智慧,擴大自己的同理心、慈悲心;而要關懷的,並不只是自己,是一切跟自己有緣的眾生。「等觀歡喜」,就是我有什麼成就,也〖願〗人人跟我一樣有這樣的成就;我有什麼福氣,也願人人跟我一樣享受這樣的福氣。這個「等觀」就是自、他〖平等〗觀察,怨、親平等對待,這樣不只要「智慧」,也要「感情」,更需要「意志力」來貫徹,才能完成。
所以,〈六字大明呪〉提醒我們的是要完成人格的圓滿,就像觀世音菩薩有「慈悲」、有「智慧」,還有「堅強的意志力──信願」。
因此,我們誦〈六字大明呪〉,實際上是把它當作座右銘,時時提醒自己要充實知、情、意,充實「學佛三要」:信願、慈悲、智慧。所以以後在誦〈六字大明呪〉時,就不能只是嘴巴念念,內心還要想著:這個呪語多麼的好,我們也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,讓人格有圓滿的成長。而人格的圓滿,也只有到成佛時才算完成。
慈念祝福一切有情 —— 避蛇咬偈
阿含提到「呪」,多表示「祝福」,我們可以舉優波先那(Upasena)比丘的故事為例來說明,詳細內容記錄在《雜.252經》(大2,61b)。
優波先那比丘 是舍利弗尊者的大弟;舍利弗有四位弟弟、三位妹妹,包括自己,一家八個孩子都出家,也都成就〖阿羅漢〗。
有一天,優波先那比丘 在王舍城外的蛇頭巗修行,剛好一條小蛇在洞窟壁上爬行,一不小心掉了下來,剛好掉到他身上。他不經意動了一下,結果這個反射動作惹惱了小蛇,反咬了他一口。他因為痛,才發現自己被蛇咬了,而認出這是毒蛇。或許因為這洞窟十分有利於修行,擔心自己死在裡面,會害其他同學以後都不敢來了,所以開始呼叫:「附近的同學們!我是優波先那,我中蛇毒了,就要死亡,快來幫我,將我移到洞窟外。」
當時舍利弗尊者剛好在附近,便連忙答應走了過來。他過來一看,發現優波先那比丘的臉色和往常一樣,沒有臉色發白、或恐懼的神色,一點都不像中了毒,便問:「你真的中毒了嗎?」優波先那比丘回答:「是真的,趕快把我移出去吧。」一移到洞外,果真就死了。
後來舍利弗尊者向佛陀報告這件事情,佛陀就要弟子們盡量不要選類似毒蛇出沒那種危險的地方修行。情非得已,也要先禱告;所謂「禱告」,就是宣示,向附近〖有情〗宣示之後,才好在這個地方修行。
在《雜.252經》有〖呪術章句〗一段,我認為是後人所加,因為這些在南傳相當經《S.35,69》中都沒有。可是當中有一首〖〔避蛇咬〕偈〗,它類似於禱告文,內容大概是:「我是釋迦牟尼佛陀的〖弟子〗、我是佛教徒,來到你們平常活動之處,可能會干擾到你們,我先道歉,希望不會干擾到你們,而希望你們保護我,不要加害我,我把〖修行〗的〖功德〗〖迴向〗給你們,我們雙方都會得到利益。」
這提醒我們:到陌生、危險的地方,最好先報告自己的身分,然後誠心誠意向附近一切有情散發〖慈心〗,希望由他們的協助來保護自己。而自己也會將這段時間、或以前修行的功德回饋給他們。大家互相成就。
偈文不記得沒有關係,單靠慈悲心,用虔誠的慈悲心,祈願和附近一切有情,互相照顧對方、利益對方。而用這樣的「慈念」投射到周遭,是「一切處業處」。
定學四十〖〔業處〕〗,當中有〖慈〗〖無量心〗,但四十業處是「應用業處」,也就是在特別的情況、時間,可以使用某一種方式來使內心安定下來。而「慈念」,是無論何時、何地,都可以先發動,把慈悲的心腸放射、散布出去。這樣一方面可以給自己安全感,一方面也像是和附近的有情打招呼一樣,所以是「一切處業處」。養成這樣的習慣,能使我們的修行更順利,無形中會減少許多障礙。這部分等談到定學時,會再仔細說明。另外,還有〖噠嚫〗(dakṣina)這樣的辭彙。意思是佛陀、佛弟子受人〖供養〗之後,要離開之前,會用一段法句來回饋〖施主〗,等於是答謝一樣。而這一些話有時候就翻譯成〖呪願〗。
這一種呪願實際上是祝禱,祝福對方、禱告對方能「依法奉行」,而能獲得很大的功德,包括這一次的供養等等。這就是所謂合情、合理、合法的祝福、禱告。像〈六字大明呪〉這麼好的內容,足以當作我們的座右銘,一再地督促、提醒我們,在生活中要〖如法〗奉行。
應用佛法 佛法才得以存在
對整個佛法的法脈、流變有了概略的理解之後,我們可以知道現在所能接觸到的佛法,距離佛陀成佛已經二千五百年以上了。
我們反觀自己,即使是個人,他的思想一定與他的生活密切相關;而佛陀所說的法經過四眾弟子代代傳承,在二千五百多年的時間流轉中,適應了不同的人種、不同的時代、不同的民族、不同的生活習慣,一定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面貌。假設我們沒有把握到佛陀的根本意思的話,那要理解佛法就會有障礙了。
所以我們需要跨越這麼長遠的時空流變來認識佛法,而且需要進一步思考:佛陀為什麼能成佛、成佛以後說法的目的何在等等核心問題。
整個流變,簡單來說,最源頭是佛陀成佛之後 四十五年所說,入滅之後 第一代弟子作「五百結集」,是五百阿羅漢於王舍城外七葉窟所完成。包括經藏和律藏。經藏即今所見的北傳四部阿含、或者南傳五部尼柯耶。而律藏在抉擇確定以後,於傳承的過程中,根本戒律幾乎是相同的,只是對於戒條的解說,不同的部派有不同的看法。
經藏結集以後,開始有「對法而論」,就是論藏,也一路傳下來。隨著時間,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大部論典著作編纂,以北傳來說,有《大毗婆娑論》跟《俱舍論》,而這是後代弟子最常用的。
另一方面,因為早期佛法結集下來的,只有三種¬¬ ── 〖修多羅〗、〖祇夜〗、〖記說〗,是〖〔九分教〕〗、〖十二部經〗當中的三種。慢慢地 另外九部經典、或者六種分教,才又結集起來,而形成「菩薩藏」、「雜藏」。菩薩藏往下傳,才開始有〖大乘〗,而是「早期大乘」、或說「初期大乘」。再往下傳,有「自空」、「他空」,為「中期大乘」。中期大乘經典再往下傳承,配合「禁呪藏」,再加以「真常唯心系」,擴大了它的影響力,而有「祕密大乘」的佛法流傳下來。
無論你喜好的是哪一種佛法,一定要追溯它的根源,而我們現在所開設的課程 ──《阿含經》講座,目的也就是要讓我們了解,所有的佛法,包括部派佛教,初期大乘、中期大乘,以至後期 所謂祕密大乘佛法,都是「發展中的佛法」,而都是從根本佛法發展出來的。
不同時期的佛法都值得我們敬重和了解,但是佛法的根本,更需要認識清楚。
從紀元前第六世紀到紀元後十二世紀,這一千七百年來,佛法就在印度這樣的地理環境跟歷史背景中流傳著。可是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:「佛法為什麼此後就在印度消失了?」就好像不存在了一樣。
主要還是後代的佛教徒們,沒有確實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中修行。透過生活應用佛法來改過遷善,才可以調整我們的個性、性格,排除〖〔惑業苦〕〗,把〖五分法身〗組合起來,這就是修行。而透過佛法的應用,才知道有佛法存在;如果那一個地區、那一個時代沒有人使用佛法的話,那個時空的人就不曉得有佛法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