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

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四項原則

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 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,共有四項: 第一、以無漏戒學過日常生活。 日常生活,就是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等一般生活。在這個過程,一定要遵守佛陀所 〖 施設戒 〗 ;而 〖 五 戒 〗 實際上就涵蓋了一切道德規範。 第二、以無漏定學 ( 或稱無漏心學、無漏意學 ) 過宗教生活。 誦經 、 持咒 、 禮佛 、 拜佛 、 參禪 、 打坐,還有參與法會,這一些都是宗教生活的內容。 第三、以無漏慧學過覺悟的生活。 宗教生活的目的,是為了開發 〖 般若 〗 慧。假設沒有般若慧,就沒有辦法提供戒學、定學 無漏的成分,所以一定要開發般若慧。如果有般若慧,從此過的就是 覺悟的生活。 覺悟的生活就是,只要 〖 煩惱 〗 一起,立即認識到有煩惱存在;能認識到有煩惱,就是一種 〖 菩提 〗 ;而 「 菩提 」 就是 〖 覺 〗 、就是 〖 道 〗 。我們就是用菩提來認識煩惱、用菩提來處理煩惱、用菩提來消除煩惱。 以聖人來說,只要一有煩惱,立即有菩提配合反應;如果沒有煩惱,就不需要用菩提。好比明亮的地方,你不需要點蠟燭、或打開手電筒來照明;可是要進入暗室,就必須知道燈的開關在門邊的哪裡,然後將燈打亮才進去,否則的話 很 容易絆倒受傷。 暗,就是煩惱;聖人一有煩惱,立即動用菩提,就像我們要進入昏暗房間的時候,因為曉得燈的開關在哪裡,因此可以馬上按下去,所以說「煩惱即菩提」。 煩惱即菩提,不是煩惱等於菩提;因為 不一定 煩惱愈多,菩提也愈多。聖人是因為一一的煩惱 有一一的菩提面對它,所以煩惱愈多,菩提也愈增長。可是凡夫不 同 ,凡夫是煩惱愈多,也就是 〖 惑 〗 愈多,造惡 〖業〗 愈多;造惡業愈多,受 〖 有漏 〗 的 〖 苦 〗 愈多;受有漏的苦愈多,又會額外增加新的「惑」、新的煩惱;這就是 〖 〔 惑業苦 〕 〗 三輪轉。凡夫一碰到煩惱就是惑 - 業 - 苦、惑 - 業 - 苦,不斷左旋、向心地向下沉淪。聖人不一樣,聖人有菩提、有出世的效果;聖人所動用的菩提是出離有漏 〖 世間 〗 用的。 簡單說有五種,就是 〖 五根 〗 。五根是 〖 〔 出世五根 〕 〗 ,一有 〖 無明 〗 、一有 〖 惡業 〗 、一有 有漏的苦,對聖人來說,馬上想到 「 信 」 ,也就是 〖 信根 〗 、〖信力〗。有信的話,會動用〖精進根...

活用佛法 得到佛法的用處

活用佛法 得到佛法的用處 佛學是要活用,只有活用佛法 於 生活中,才 能真正 得到佛法的用處。所以,佛法不是讓我們欣賞用的,佛法不是讓我們誦 經求 安心而已,我們讀經、誦經 是為了 理解經義, 並將經中 的意義 在生活中 使用開來。 這個意義,就是佛陀要傳達給我們的。然而我們 除了要 抓住佛法的 真 義, 還要 在生活中使用 開來 ; 如果 又 能 得到效果, 那 才是 真正的 有意義。 義分為兩種:義理跟義利。知道佛法的 「義理」 ,卻不應用在生活中,就無法得到佛法的利益。利益就是「 義利 」 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 甘露道期刊 001

佛學就是活學 學佛也是在學活

佛學就是活學 學佛也是在學活 所謂「佛學就是活學」,所以「學佛也是在學活」,我們要學習正確的生活,而所說的正確是以佛陀為師範;佛陀怎麼樣過活,我們也要跟他一樣地過日子。 我們學習這一個課程,實際上是將佛學、佛法的資料應用在生活上。如果能活用在生活上,佛法就是活法;如果沒有應用在生活上,那佛法是靜止的。能應用佛法在生活上,那個佛法是活活潑潑的,有生氣、有生命、活靈活現的法;經本裡面的佛法,只是紙張跟文字而已。活靈活現的法才能真正感動人,所以你們想要影響家人,就應當要把佛法應用在對待家人上,如此家人才會受你影響,也才能建立一個佛化家庭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 甘露道期刊 001

在日常生活中修正人性

在日常生活中修正人性 近代太虛大師有一句話,就是「人成則佛成」,你要成佛,你的人格、人性要完美,要成為一位完人。 我們的人性,一部分是多生累積來的一種習慣性的反應,或者習氣,或者是業力;可是也有一部分是我們這一生從獨處、待人、處事、接物的過程裡面形成的。 人性三分知、情、意,都有好的跟壞的,壞的知、情、意,我們有時候不曉得有,但是一旦發現,就要想辦法把它改正。一樣,知、情、意有好的,我們還不夠好,就要想辦法來充實。這一種改過 - 遷善,修改、修補,就是修行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- 甘露道期刊 001

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--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,究竟菩提

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 -- 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,究竟菩提 所有的宗教都能使人安心,甚至於我們可以說,他很迷信。可是對那個迷信的人來說,他是很安心的,因為愈迷信愈安心。 但是我們認識佛教不是用迷信的,是用明心見性。其實明心,你愈廣、愈深、愈高,你也才愈有真正的安心才對。 明心見性,假設以般若法門的五種菩提來說,或者說《金剛經》包含五種菩提,第一個是「發心菩提」,有「發心菩提」才會開發「伏心菩提」;有「伏心菩提」,才有更上一層的「明心菩提」。 「明心菩提」,以《金剛經》來說,是第二度發心,然後才有「出到菩提」。所謂「出」,就是出離惑 - 業 - 苦,出離有漏的三界;「到」,到涅槃,也就是「究竟菩提」。「究竟菩提」,「究竟」就是完成,也就是 成佛了。 「發心菩提」是初發心,初發心實際上是剛才說的「世、俗的正見」。雖然還沒有開法眼,但是你有高明的常識、知識、學識可以對佛教、佛法如理思惟。你就算在這樣的狀態發心,就是有「發心菩提」;有「發心菩提」,你就曉得要修持十善業道來改善我們的身、口、意,那就是「伏心菩提」。真正法眼開、慧眼清淨,也就是明心見性,才有「明心菩提」。「明心菩提」一定會再度發心,而這個才是真發心,實質的發心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 甘露道期刊 001

日常生活當中不離應用佛法,福慧天天增長

日常生活當中 不離應用佛法 , 福慧天天增長 我們應用佛法有四個方向,獨處,再來是與人共處、也就是待人。獨處或者待人都有兩種可能,接物和處事。接物是人物、事物都算,處事就是指辦理事情了。 佛法是指導我們怎麼樣獨處才好、怎麼樣與人共處才好,要怎麼樣來對待人、對待物,還有處理事情。 利用我們所看到、聽到、想通的佛法在生活上應用,生活 一天一天繼續下來,就是我們的生命。透過一生一生、一世一世生命的累積,直到所有壞的都排除了、所有好的都集合起來了,那圓滿的那一天,就是你們成佛的時候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- 甘露道期刊 001

聽起來喜歡的佛法,就拿來應用在生活上

聽起來喜歡的佛法 , 就拿來應用在生活上 對於佛教後代四眾弟子們所說的種種不同的佛法,我建議同學們要抱持一種心態:聽起來喜歡的,你就拿來應用。喜歡聽,你才會聽進去、才會看下去,可是不要只是聽、只是看而已,要想通佛法的意義之後 一定要應用在生活上。 使用之後如果有效,那這一個人的說法、還有透過這個人你所了解的佛法,就是正確的。可是以後再使用,如 果發覺窒礙難行,就要想辦法再看看有沒有其他不同的看 法、說法。你繞了一圈、各方面都無遺漏後,再回頭看之前的佛法,然後再將它應用在待人、處事、接物,甚至於獨處上。如果有效,就沒有問題;如果又感到窒礙難行,那就重新再來一次,不斷地提高對佛法思惟的深度及廣度,和實踐的意志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甘露道期刊 001

成佛的三個要素--般若、慈悲、信願

成佛的三個要素 -- 般若、慈悲、信願 從印順導師的《學佛三要》,我認識到佛法,特別是要成佛,就要關懷人性。人性涵蓋知、情、意三個部分。印老認為「知」,就是般若慧,「般若」;「情」,就是「慈悲」;「意」,就是「信願」。 這三個要素就是「學佛三要」,或者是「成佛的三個要 素」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甘露道期刊 001

透過聖、出世間的正見、正志、正行來淨化身心

透過聖、出世間的正見、正志、正行來淨化身心 我們學佛的過程分兩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是先求安心,我們信佛、法、僧、戒,我們已經有安心了。但是佛法不只是給我們安心而已,佛法的好處是要給我們淨心。 所謂淨心是淨化身 - 心。我們有惑 - 業 - 苦,那就是不淨, 我們淨化身 - 心,是要使我們全部的人格、全部的生命生 活的反應零缺點,那就要排除貪 - 瞋 - 癡三毒,還有身、口、意十種惡業,然後使有漏的八苦不再產生,而不再受苦。 我們透過世、俗的正見,可以得到安心,可是要淨化身 - 心,則要有聖 - 出世間的正見。 世間就是三界 -- 有漏的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那出世間到哪裡?就是涅槃界。聖人的生活是在涅槃界。 所謂涅槃,是貪欲永盡、瞋恚永盡、愚癡永盡,一切煩惱永盡。這須要透過聖 - 出世間的正見、正志、正行,才能到達。 說有正見,卻不立志來執行,那你不一定有正見;我們是透過正志來檢驗你是否真的有正見。 我們所說的正志就是發願自己要成佛,發願成佛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度化一切有情。那你有正志,卻沒有正行,也不能成佛。 正行,是走完了佛道。所謂走完佛道,是從初發菩提心開始到成佛為止。我們也可以說,你自以為有正見,可是你不發願成佛度化一切有情,那你不算有正見。你雖然有正見、也發願要成佛,可是時而想到就做,時而忘記了,往往是一暴十寒,一天有熱度,十天冷卻了,那也不算有正志和正見。可是,如果我們有正行,就證明我們有正志;我們有正行跟正志,才證明我們有正見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甘露道期刊 001

甘露道期刊 第017期

無常法門

無常法門 一切法無常,所以我們要知道,「無常法門」是讓我們成就三菩提、作證漏盡解脫的一個很關鍵的法門。可是這個關鍵的法,你對四聖諦、十二支緣起不了解,沒有辦法。可是要了解四聖諦、十二支緣起,你要對五陰跟六處的名 - 色,也就是身 - 心,生理 - 心理種種的現象、反應,要全部了解才行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甘露道期刊 001

建立[端正法]、確立[正法要]、圓滿[增上法]

建立 [ 端正法 ] 、確立 [ 正法要 ] 、圓滿 [ 增上法 ] 我們對 佛法先要具備 [ 端正法 ] , 也就是了解 因緣果報,所以佛陀說施、說戒、說生天法,再來是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有這一些基礎,才能接受 [ 正法要 ] 。正法要就是四聖諦法門。建立端正法, 世、俗的 正見就夠了,可是要現觀苦、集、滅、道,那要聖、出世間的正見才行。 我們看到的《雜阿含第一經》,並不是正法要而已。是有正法要的基礎才能接 受的 [ 增上法 ] 。 [ 增上法 ] 包括無常法門、無我法門、無生法門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 甘露道期刊 001

《阿含簡介》§ 3-0-0【研究阿含】♣

圖片
《阿含經》的研究,是研究佛法種種必須培養的功夫,對於研究所的學生來說,十分重要,需要費功夫來認識。但由於我們這課程「阿含經講座」不是針對研究所的學生,所以這一部分我只打算簡單地說明,點到為止。 大家都知道,對於佛法要聞-思-修-證,信-解-行-證;研究主要是多聽、多聞、多思,要建立正見的正信、確實了解佛法的道理跟法義,只是研究也不行,還需要 研習,也就是實踐。 純學術的研究,沒有辦法讓人真正了解、應用佛法;但不透過理性來研究佛法而盲修瞎練,那也得不到純正佛法的利益;所以要解、行並用,缺一不可。 研究阿含需要資源書和工具書,但我只想講一下資源書,因為這些重要的經論,是我們研佛法寶貴的資源。 ① 依《經》解《經》用:最重要的就是「大正藏」的四部阿含。它以高麗本為主,再以其他版本校對。除採用各版本中最好的字外,亦將其他版本用字以註解的方式保留下來。所以閱讀一部「大正藏」,其實是等同讀六部;甚至《中阿含經》是十二部不同版本校對出來的。 另外,「大正藏」也是第一部開始使用標點的,雖然只有兩種簡單的標點;而新式標點的全面使用,還是有待《佛光大藏經》的阿含藏。 此外還有南傳:長部、中部、相應部、增支部和小部。高雄元亨寺依據日譯《南傳大藏經》作了漢譯,可以參考。 ② 依《律》解《經》用:南、北傳律藏裡有些精簡的小經,稱作「隨律經」,是跟隨著律藏傳承下來的經典。 ③ 依《論》解《經》用:以大正藏來說,阿毗曇部有四冊,其中較重要的有《阿毘達磨大毘婆娑論》、還有濃縮《大毘婆娑論》的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,以及不滿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而批評之的《阿毘達磨順正理論》。 印順導師稱作《阿含經》通論的《中論》;《中論》的架構的確是按照〖苦集滅道〗在討論的。尤其它一開始即說「八不緣起」,即直指《阿含經》的關鍵所在。 沒有慧根者最好不要研究《中論》,否則不但無法得到利益,還會因看不懂而洩氣。但因《中論》是《阿含經》的通論,當了解《阿含經》後再看《中論》,就很容易了。 《瑜伽師地論》卷八十五到卷九十八,即在解釋《阿含經》修多羅的部分。而印順導師《雜阿含經論會編》即將此二者配合起來會編,十分方便於研讀法義。 其它論典、當代著作,及工具書的部分,我就不再一一說明,同學可參考〈阿含要略P0-09〉或《阿含經研究指南》的錄音帶。

《阿含簡介》§ 2-0-5【印度佛教 ♣表解】

圖片
所謂印度佛教,就是在印度這個空間,有受佛教影響的那一段時間;那是從佛陀成佛開始,一直到佛教在印度本土消失,大約有一千六百年。在這個時空裡,以佛陀入滅為0年,1就是第一個一百年;所謂佛紀1到16,就是第1個一百年到第16個一百年。 第⑴欄是佛紀,右邊⑵到⑹欄是佛教內容。⑵是出自水野先生的〈原始佛教〉,將佛法分為四期。佛陀在世的四十五年是根本佛教;再來是原始佛教,是佛滅後第1個一百年;而2、3、4三個一百年,是部派佛教。5到16個一百年是大乘佛教,其中5、6、7是大乘佛教的初期,8、9、10是大乘佛教的中期,11到16是大乘佛教的後期。 ⑶是印順導師〈印度之佛教〉的分法,一共五期,這部分剛才說過了,所以不再重複說明。 後來印順導師在〈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〉,又作了更仔細地劃分,就是第⑷欄。他將第一期、第二期合為佛法時期,第三期、第四期為大乘佛法的時期,第五期則是秘密大乘佛法的時期。 佛法時期是以四部阿含經為主,而大乘的佛法,初期是大乘空相應經為主,後期是虛妄唯識系、以及真常唯心系的經論,第五期則是秘密大乘經典,就是喇嘛教,藏傳的佛教。這是第⑸欄。 假設要更仔細地劃分,那就是第⑹欄,呂澂先生的分法。 呂澂先生的說明主要在〈印度佛學源流略講〉;這本書在台灣原本是「印度佛學思想概論」,但那是過去翻印時給它取的書名,現在我們尊重原著,所以要改回來。 這一本書劃分得比較細膩,他不是用一百年、一百年這樣來計算,而是以佛陀成佛到紀元前370年為原始佛學,370年以後到紀元後150年為部派佛學,而當中在紀元前50年,大乘佛學興起,然後到紀元400年屬於初期大乘佛學,從紀元後400年到600年是中期大乘佛學、紀元後600年到1000年是晚期大乘佛學。而部派佛學在紀元150年以後就變成小乘佛學成立期,就是所謂的阿毘達摩;那現在所說的小乘實際上就是指阿毘達摩。那紀元150到500年是小乘佛學成立期,500到1000年是小乘佛學流行期。 再往右一欄是相關的重要事件,而它的年代是我根據〈望月辭典〉的年表編列的。首先是佛陀出世的時間;關於佛陀出世的時間,實際上是不確定的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明,那我根據望月年表,他認為是紀元前565年,然後在紀元前530年成佛,紀元前486年入滅。 而佛法的大護法 ―― Aśoka,就是阿育王;佛法能廣大流傳、傳諸後世,他...

《阿含簡介》§ 2-0-4【佛法「適應世間」「化導世間」的四大宗趣】

圖片
上表,是我綜合許多資料編輯出來的,主要概念的了解和形成,是從印順導師《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》得到的啟發。 印順導師曾說:佛法適應世間、化導世間有四大宗趣。這個宗,就是宗旨;趣,就是可以達到;宗趣,就是可以達到的宗旨。 以三分教 ──〖修多羅〗、〖記說〗、〖祇夜〗來說,分為〈修多羅〉,〈弟子記說〉、〈如來記說〉,而〈諸天誦說〉屬祇夜。以四部阿含來說,《雜阿含經》是〈修多羅〉為主,《中阿含經》是加上〈弟子記說〉,《增一阿含經》是加上〈如來記說〉,而《長阿含經》就是在發揮〈諸天誦說〉。 ①《薩婆多毗尼 毗婆沙 卷一》大23,503c 「薩婆多毗尼 毗婆沙」的漢譯是「十誦律廣解」。他提到,《雜阿含經》是說種種禪法,是坐禪人所習。我們只能說這是作者個人的認定。而《中阿含經》是為〖利根〗眾生說深義,是學問者所習。《長阿含經》主要是在破除外道,《增一阿含經》則是為諸〖天〗、〖人〗隨時說法,是為了勸化人、為了教導別人而學習的。因為《增一阿含》的內容是:一法是什麼、二法是什麼、三法是什麼。當老師的人如果有這樣的整理,教導學生可以很便利。 ② 覺音尊者《四 尼柯耶》註釋書 名稱 (P.T.S. 出版) 覺音論師對四部尼柯耶的每一部都作了註釋,而這四部註釋書的名稱就分別點出了每一部的整體核心價值。《相應部》是顯揚真義為主,《中部》是破斥猶豫為主,《長部》是以開發吉祥悅意為主,而《增支部》則是滿足〖弟子〗們的希求為主。 ③ 龍樹菩薩「四悉檀」的教說。《大智度論 卷一》大25,59b 悉檀,梵語sinddhânta,分析開來是sinddha anta,使究竟完成;四悉檀是龍樹菩薩對整個佛法的理解和看法。第一義悉檀,相當於〈修多羅〉、《雜阿含經》的部分,是讓我們究竟完成第一義的悉檀,就是掌握第一義。《中阿含》相當於對治悉檀;就是有缺點,有需要改正、有需要對治的,可以使我們修正過來。《長阿含》是世界悉檀;現在所說的世界,就是一般人,一般的信徒。世界悉檀相當於覺音論師說的吉祥悅意,因為看到〈諸天誦說〉、看到《長阿含經》、看到《長部》的人,特別是外道,很容易改變,能夠歸向佛教、佛法,所以有吉祥悅意。最後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,那就是相當於《增一阿含經》完成的。 ④ 天台智者大師「修習禪觀 四隨」〈摩訶止觀 卷一〉大46,4c 四隨是 隨義、隨治、隨樂、隨宜...

《阿含簡介》§ 2-0-3【《相應阿含》:佛法母體 的殊勝】

圖片
人間佛陀 佛在人間 以人類為本 《增一.34,3經》:「(諸)佛世尊皆出人間,非由天而得也。」大2,694a4 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:「有二事處,佛出世間:一有厭心,二有猛烈智;當知此二,唯人趣有。……是以菩薩人間成佛。」大27,893a-2 《翻譯名義集》:「天界著樂,四趣沈苦,故此五道非成佛器,由是諸佛唯出人間。」大54,1081a-5 人間佛陀 何謂「人間佛陀」?在這之前,先要了解何謂〖人間〗。人類是人間,人類生活的時空、社會也是人間,而佛陀就在人間成佛。所以印順導師說:「佛在人間」、「以人類為本」。 佛陀存心救濟一切〖有情〗,一切有情包含一切眾生,但還是以〖人〗的身份受教最好。有情除人類外,還有其他四趣 ──〖天〗,和〖畜生〗、〖餓鬼〗、〖地獄〗三〖惡趣〗。若加上〖阿修羅〗,就是四惡趣,而說其他五趣。 我們用人的身分,若做好則生為天,或是維持在人間,而不會落入惡趣;若做壞,就會到惡趣。在人以外的地方都只是受報;天享福報,其他四趣受罪報。人類處在中間,在造業、也在受報。所以學佛最有力的身分還是人,最有力的環境還是人間 ── 人類活動的時間、空間。 而救濟不是他力救濟,是自力救濟。自力救濟是自依止、法依止;自己依靠所認識的正法,用自己來推動正法,不斷聞-思-修-證,才能得到救濟。 救跟濟都是〖度〗的意思。度就是六度,度的梵語 pāramitā,漢譯 波羅蜜多。所謂度到彼岸,就是已落海的人得以上岸,不再浮沉在海中。 在人間成佛的說法,歷代經論中都能看到,這裡依佛法的歷史發展列舉出三則。特別要注意的,當中最重要的,不是出自大乘經論,而是在《增一阿含經》。 《增一.34,3》:「(諸)佛世尊皆出人間,非由天而得也。」佛、世尊是同義詞,而我特別強調是「諸」佛、世尊,表示不僅釋迦牟尼佛陀,是〖三世〗〖十方〗諸佛都是如此。怹們皆出人間 ── 都是出生在人間、也在人間修成正果。而「非由天而得」,最後還特別強調,用天的身分是沒有辦法修成正果的。 因此,唯有用人的身分,在人間過著常態的生活,而所有的人,甚至來到人間的天神、在人間遊盪的餓鬼,都可以得到佛法的影響。所以佛陀是人間佛陀,不是天上的佛陀、也不是地獄的佛陀。 佛在人間 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也說:「有二事處,佛出世間:一、有厭心,二、有猛利智;當知此二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