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阿含簡介》§ 0-0-0 課程目標,三之三

北傳四部阿含、南傳五部尼柯耶 是佛法的根本源頭


這個課程的名稱是「根本佛教講座」,可是「佛教」前面 為什麼還要加上「根本」二字呢?因為 我們這個課程主要是 取材於北傳的四部阿含、南傳的五部尼柯耶,而北傳「四部阿含」、南傳「五部尼柯耶」是佛陀四十五年說法的紀錄,全部結集在這裡,是「佛教的根本、佛法的根源」所以說是「根本佛教」

可是學術界認為南、北傳的阿含、尼柯耶已經經過部派傳承,而且成為文字紀錄的時候已經距離佛陀涅槃一千多年了,這個期間難免會有部派的思想、或是後人的說法摻雜在裡面。

關於這個部分,我們先不考慮,因為整個佛法的經典 可以分為阿含、阿毘達摩、初期的大乘經典、中期的大乘經典、後期祕密大乘經典,隨著佛教思想史、考古學、語言學的研究,我們都可以證明,佛教的資料在時間的長軸裡面是一路傳承下來的。

我們這個課程目標的設計,主要是要理解佛法的根本,也就是早期的佛法,並且是佛陀親口所說的。可是又有人會說:「阿含裡面並非全都是佛陀直接說出來的呀,也有一些是學生說的。」其實只要佛陀印可了,那也等同佛說。其中甚至有些也不是佛陀的學生說的,而是仙人,或者是天、化身的人說的

即如《大智度論》說的:『佛法有五種人說:一者 佛自口說,二者 佛弟子說,三者 仙人說,四者 諸天說,五者 化人說。』也就是說 佛陀還在的時候,除了佛陀親口說以外,還有另外四種人 會說法。可是我們要了解,只要他們的說法不正確,佛陀會馬上指出來,這一些就不會流傳下來;但是如果是佛陀印可的,即等同佛說,那也會在當代流通開來,並且傳承下來


佛學就是活學 學佛也是在學活



學習需要有次第,就像現代教育的設計,譬如台灣就有幼稚園、小學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,而研究所又有碩士班和博士班的分別。

當然我們可以站在理性、學術性的角度配合「阿含學的階梯」來學習「阿含法」,可是更要留意 學以致用。有些人會取笑某些學者,雖然研究佛學,不過是「教室的佛學」。在教室、研究室裡,心中還有佛法存在,一旦離開教室,就將所有的資料留在教室、留在研究室裡,所以回家以後,並不會應用佛法來對待家人,對待親友、鄰居等等。事實不應該是這樣,研究佛學的目的是 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

所謂「佛學 就是活學」,所以「學佛 也是在學活」,我們要學習正確的生活,而所說的正確是以佛陀為師範;佛陀怎麼樣過活,我們也要跟他一樣地過日子。

我們學習這一個課程,實際上是 將佛學、佛法的資料 應用在生活上。如果能活用在生活上,佛法 就是 活法;如果沒有應用在生活上,那佛法是靜止的。能應用佛法在生活上,那個佛法是 活活潑潑的,有生氣、有生命、活靈活現的法;經本裡面的佛法,只是紙張跟文字而已。活靈活現的法才能真正感動人,所以你們想要影響家人,就應當要把佛法 應用在對待家人上,如此家人才會受你影響,也才能建立一個佛化家庭


活用佛法 得到佛法的用處



佛學是要活用,只有活用佛法於生活中,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用處。所以,佛法不是讓我們欣賞用的,佛法不是讓我們誦經求安心而已,我們讀經、誦經是為了理解經義,並將經中的意義在生活中使用開來。

這個意義,就是佛陀要傳達給我們的。然而 我們除了要抓住佛法的真義,還要在生活中使用開來;如果又能得到效果,那才是真正的有意義。

義分為兩種:義理跟義利。知道佛法的「義理」,卻不應用在生活中,就無法得到佛法的利益。利益就是「義利」

以科學來作比喻,譬如「基礎科學」很重要,可是若只是研究,而不能應用到民生方面來解決問題,那有什麼用處呢?只能欣賞而已。所以,進一步有「應用科學」的發展。而應用科學的種類很多,它們都是先掌握住基礎科學的道理、規律,然後再應用到生活面上

以我來說,我是學醫的,前面三、四年主要是研究「基礎醫學」,後面三年則要開始實習,學習如何看病、治療,或者當助手學習開刀,最後自己執刀來救人等等。這就是「臨床醫學」

同樣的,研究佛學、佛法,可以說是「基礎佛法」,還要進一步「應用佛法」到生活上,如果不知運用,佛法的功能就會被打折扣;而且還不是對折,可能連一折都不到。


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



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共有四項

第一、以戒學 過日常生活。

日常生活,就是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等一般生活
。在這個過程,一定要遵守佛陀所〖施設戒〗;而〖五戒〗實際上就涵蓋了一切道德規範。

第二、以定學(或稱心學、無意學) 過宗教生活。

誦經、持咒、禮佛、拜佛,參禪、打坐,還有參與法會,這一些都是宗教生活的內容。


第三、以慧學 過覺悟的生活。

宗教生活的目的,是為了開發〖般若〗慧。假設沒有般若慧,就沒有辦法提供戒學、定學 無的成分,所以一定要開發般若慧如果有般若慧,從此過的就是覺悟的生活

覺悟的生活就是,只要〖煩惱〗一起,立即認識到有煩惱存在;能認識到煩惱就是一種〖菩提〗;而〖菩提〗就是〖覺〗、就是〖道〗。我們就是用菩提來認識煩惱、用菩提來處理煩惱、用菩提來消除煩惱

聖人來說,只要一有煩惱立即有菩提配合反應;如果沒有煩惱,就不需要用菩提。好比 明亮的地方,你不需要點蠟燭、或打開手電筒來照明;可是 要進入暗室,就必須知道 燈的開關在門邊的哪裡,然後 將燈打亮才進去,否則的話 很容易絆倒受傷。

暗,就是煩惱;聖人一有煩惱立即動用菩提,就像我們要進入昏暗房間的時候,因為曉得燈的開關在哪裡,因此可以馬上按下去,所以說煩惱即菩提」

煩惱即菩提,不是煩惱等於菩提;因為不一定煩惱愈多,菩提也愈多。聖人是因為一一的煩惱 有一一的菩提面對它,所以煩惱愈多菩提也愈增長。可是凡夫不同,凡夫是煩惱愈多,也就是〖惑〗愈多,造惡〖業〗愈多;造惡業愈多,受〖有漏〗的〖苦〗愈多;受有漏的苦愈多,又會額外增加新的「惑」、新的煩惱;這就是〖〔惑業苦〕〗三輪轉。凡夫一碰到煩惱就是惑-業-苦、惑-業-苦,不斷左旋、向心地 向下沉淪聖人不一樣,聖人有菩提、有出的效果;聖人所動用的菩提 是出離有漏〖世間〗用的

簡單說有五種,就是〖五根〗五根〖〔出五根〕〗,一有〖無明〗、一有〖惡業〗、一有 有的苦,對聖人來說,馬上想到「信」,也就是〖信根〗、〖信力〗有信的話,會動用〖精進根〗〖精進力〗-遷善,會提昇你的〖念根〗、〖念力〗--正念的力量。〖正念〗維持之下,心更為安定 而具有〖定根〗、〖定力〗;心安定,沒有〖五蓋〗般若慧就會有發展〖慧根〗、〖慧力〗的空間。

般若慧 有一層次的提昇,會有更上一層的 信力的提昇, 所以,信-進-念-定-慧、信-進-念-定-慧,不斷右旋、離心地 向上提昇。聖人就是這樣,菩提發動,開發五根、五力,操作〖七覺支〗,推動〖八支聖道〗。

第四、以正解脫學清淨的生活。

假設 你能一一地符合戒學、無定學、無慧學來生活,日常生活可以過得好、宗教生活也可以過得好,就可以一路開展覺悟的、解脫的生活,一直到最後盡解脫,那就是清淨的生活,以正解脫學過無清淨的生活。

剛才說的實際上都是原則性的,可是 若能把握住原則, 時時留意應用佛法、活用佛法在生活之中,這樣的話,道場 就在生活當下。譬如我們現在 是在上課,現在就是道場;你們回家複習功課,也是道場;而應用佛法來待人、處事、接物,那個當下都是道場。不只 大殿是道場、念佛堂是道場、禪堂是道場而已


解脫惑-業-苦、充實五分法身、相續慧命盡未來際 盡在隨緣中



掌握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四項原則後,接著要如何實際操作呢?

第一、從生活中 隨緣消〖業〗障,解脫〖〔惑業苦〕〗

業障一定要「隨緣」;沒有隨緣業障消不了。所謂 業障,就是出現在你面前 所有讓你愛(〖貪〗)、讓你恨(〖瞋〗)、讓你無知(〖癡〗)的人、事、物。面對這樣的處境,如果曉得 要隨緣消業障;本來會貪愛的,現在就不敢貪愛了;本來會氣他、罵他、恨他的,現在也不會了;本來茫茫然、忘念-不正知在處理事物的,現在也曉得要小心謹慎,要用〖般若〗慧來面對人、事、物。

生活中 要隨緣消業障,也要隨緣解脫惑-業-苦。有,解脫;有惡業,解脫惡業;有 有漏的苦,甘願受。甘願受苦,苦受完了,業障也消了。惡業沒有經過受苦,業障消不了。

第二、從生活中 隨緣充實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等〖五分法身〗

隨緣充實也就是,推動 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〖〔出五根〕〗來開創我們的五分法身;因為五根、五力就等於 在操作 無戒學、無定學、無慧學、解脫學、解脫知見

一一持戒 累積起來的有機反應,就是〖戒身〗,或者稱為戒法身。壓制〖五蓋〗,修心、修定的累積結果,就是〖定身〗。一一的般若慧 來發現惑-業-苦、處理惑-業-苦,累積起來的就是〖慧身〗。處理有效,而有一一的解脫,那就是〖解脫身〗。解脫了,還要確實知道、確實見證某一些已經解脫了,那是〖解脫知見身〗。這五種,叫作「五分法身」。所以,五分法身 是在生活之中成長,是在隨緣消業障、解脫惑-業-苦的過程之中成長的。

第三、從生活中隨緣相續〖慧命〗盡未來際。

從此之後,我們若能從生活中 隨緣相續慧命盡未來際,到最後就能成為 盡的〖阿羅漢〗。可是 那只能使自己,而不能導引所有與我們有緣的人解脫還要繼續用三大asaṅkheyya-kappa(〖阿僧祇劫〗)的時間來培養自己成就佛果。只有成佛才能完成我們的心願--度化一切「有緣的有情」

什麼是「有緣的有情」?有恩予我們是「有緣」,與我們結怨的人也是「有緣」,所以成佛的時候,不能說只報答有恩予我們的。實際上那一些與你結怨的人,是用「逆增上緣」的方式提供你成就佛道所需的波羅蜜。譬如 本師 釋迦牟尼佛,因為怹的堂弟提婆達多專門干擾怹,可是怹還是感謝提婆達多,因為沒有這些干擾,可能會晚一點成佛。

跟我們示好的人、有恩予我們的人,面對他們的時候總是比較舒服;可是捉弄我們的人、討厭我們的人、毁謗我們的人,雖然讓人痛苦煩惱,但是若能懂得反省:反省自己是否和他們一樣,或是自己是否有錯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要修正,讓自己的人格更圓滿,也因此,我們說是「逆增上緣」。而未來我們成佛之後,就能影響這一些本來與我們結怨的人了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--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,究竟菩提

甘露道的佛法整理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