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阿含簡介》§ 0-0-0 課程目標,三之三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作者:
甘露道
-
北傳四部阿含、南傳五部尼柯耶 是佛法的根本源頭
這個課程的名稱是「根本佛教講座」,可是「佛教」前面 為什麼還要加上「根本」二字呢?因為 我們這個課程主要是 取材於北傳的四部阿含、南傳的五部尼柯耶,而北傳「四部阿含」、南傳「五部尼柯耶」是佛陀四十五年說法的紀錄,全部結集在這裡,是「佛教的根本、佛法的根源」,所以說是「根本佛教」。
可是學術界認為南、北傳的阿含、尼柯耶已經經過部派傳承,而且成為文字紀錄的時候已經距離佛陀涅槃一千多年了,這個期間難免會有部派的思想、或是後人的說法摻雜在裡面。
關於這個部分,我們先不考慮,因為整個佛法的經典 可以分為阿含、阿毘達摩、初期的大乘經典、中期的大乘經典、後期祕密大乘經典,隨著佛教思想史、考古學、語言學的研究,我們都可以證明,佛教的資料在時間的長軸裡面是一路傳承下來的。
我們這個課程目標的設計,主要是要理解佛法的根本,也就是早期的佛法,並且是佛陀親口所說的。可是又有人會說:「阿含裡面並非全都是佛陀直接說出來的呀,也有一些是學生說的。」其實只要佛陀印可了,那也等同佛說。其中甚至有些也不是佛陀的學生說的,而是仙人,或者是天、化身的人說的。
即如《大智度論》說的:『佛法有五種人說:一者 佛自口說,二者 佛弟子說,三者 仙人說,四者 諸天說,五者 化人說。』也就是說 佛陀還在的時候,除了佛陀親口說以外,還有另外四種人 會說法。可是我們要了解,只要他們的說法不正確,佛陀會馬上指出來,這一些就不會流傳下來;但是如果是佛陀印可的,即等同佛說,那也會在當代流通開來,並且傳承下來。
佛學就是活學 學佛也是在學活
學習需要有次第,就像現代教育的設計,譬如台灣就有幼稚園、小學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,而研究所又有碩士班和博士班的分別。
當然我們可以站在理性、學術性的角度配合「阿含學的階梯」來學習「阿含法」,可是更要留意 學以致用。有些人會取笑某些學者,雖然研究佛學,不過是「教室的佛學」。在教室、研究室裡,心中還有佛法存在,一旦離開教室,就將所有的資料留在教室、留在研究室裡,所以回家以後,並不會應用佛法來對待家人,對待親友、鄰居等等。事實不應該是這樣,研究佛學的目的是 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。
所謂「佛學 就是活學」,所以「學佛 也是在學活」,我們要學習正確的生活,而所說的正確是以佛陀為師範;佛陀怎麼樣過活,我們也要跟他一樣地過日子。
我們學習這一個課程,實際上是 將佛學、佛法的資料 應用在生活上。如果能活用在生活上,佛法 就是 活法;如果沒有應用在生活上,那佛法是靜止的。能應用佛法在生活上,那個佛法是 活活潑潑的,有生氣、有生命、活靈活現的法;經本裡面的佛法,只是紙張跟文字而已。活靈活現的法才能真正感動人,所以你們想要影響家人,就應當要把佛法 應用在對待家人上,如此家人才會受你影響,也才能建立一個佛化家庭。
活用佛法 得到佛法的用處
佛學是要活用,只有活用佛法於生活中,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用處。所以,佛法不是讓我們欣賞用的,佛法不是讓我們誦經求安心而已,我們讀經、誦經是為了理解經義,並將經中的意義在生活中使用開來。
這個意義,就是佛陀要傳達給我們的。然而 我們除了要抓住佛法的真義,還要在生活中使用開來;如果又能得到效果,那才是真正的有意義。
義分為兩種:義理跟義利。知道佛法的「義理」,卻不應用在生活中,就無法得到佛法的利益。利益就是「義利」。
以科學來作比喻,譬如「基礎科學」很重要,可是若只是研究,而不能應用到民生方面來解決問題,那有什麼用處呢?只能欣賞而已。所以,進一步有「應用科學」的發展。而應用科學的種類很多,它們都是先掌握住基礎科學的道理、規律,然後再應用到生活面上。
以我來說,我是學醫的,前面三、四年主要是研究「基礎醫學」,後面三年則要開始實習,學習如何看病、治療,或者當助手學習開刀,最後自己執刀來救人等等。這就是「臨床醫學」。
同樣的,研究佛學、佛法,可以說是「基礎佛法」,還要進一步「應用佛法」到生活上,如果不知運用,佛法的功能就會被打折扣;而且還不是對折,可能連一折都不到。
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
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,共有四項:
第一、以無漏戒學 過日常生活。
日常生活,就是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等一般生活。在這個過程,一定要遵守佛陀所〖施設戒〗;而〖五戒〗實際上就涵蓋了一切道德規範。
第二、以無漏定學(或稱無漏心學、無漏意學) 過宗教生活。
誦經、持咒、禮佛、拜佛,參禪、打坐,還有參與法會,這一些都是宗教生活的內容。
第三、以無漏慧學 過覺悟的生活。
宗教生活的目的,是為了開發〖般若〗慧。假設沒有般若慧,就沒有辦法提供戒學、定學 無漏的成分,所以一定要開發般若慧。如果有般若慧,從此過的就是覺悟的生活。
覺悟的生活就是,只要〖煩惱〗一起,立即認識到有煩惱存在;能認識到有煩惱,就是一種〖菩提〗;而〖菩提〗就是〖覺〗、就是〖道〗。我們就是用菩提來認識煩惱、用菩提來處理煩惱、用菩提來消除煩惱。
以聖人來說,只要一有煩惱,立即有菩提配合反應;如果沒有煩惱,就不需要用菩提。好比 明亮的地方,你不需要點蠟燭、或打開手電筒來照明;可是 要進入暗室,就必須知道 燈的開關在門邊的哪裡,然後 將燈打亮才進去,否則的話 很容易絆倒受傷。
暗,就是煩惱;聖人一有煩惱,立即動用菩提,就像我們要進入昏暗房間的時候,因為曉得燈的開關在哪裡,因此可以馬上按下去,所以說「煩惱即菩提」。
煩惱即菩提,不是煩惱等於菩提;因為不一定煩惱愈多,菩提也愈多。聖人是因為一一的煩惱 有一一的菩提面對它,所以煩惱愈多,菩提也愈增長。可是凡夫不同,凡夫是煩惱愈多,也就是〖惑〗愈多,造惡〖業〗愈多;造惡業愈多,受〖有漏〗的〖苦〗愈多;受有漏的苦愈多,又會額外增加新的「惑」、新的煩惱;這就是〖〔惑業苦〕〗三輪轉。凡夫一碰到煩惱就是惑-業-苦、惑-業-苦,不斷左旋、向心地 向下沉淪。聖人不一樣,聖人有菩提、有出世的效果;聖人所動用的菩提 是出離有漏〖世間〗用的。
簡單說有五種,就是〖五根〗。五根是〖〔出世五根〕〗,一有〖無明〗、一有〖惡業〗、一有 有漏的苦,對聖人來說,馬上想到「信」,也就是〖信根〗、〖信力〗。有信的話,會動用〖精進根〗〖精進力〗改過-遷善,會提昇你的〖念根〗、〖念力〗--正念的力量。〖正念〗維持之下,心更為安定 而具有〖定根〗、〖定力〗;心安定,沒有〖五蓋〗,般若慧就會有發展〖慧根〗、〖慧力〗的空間。
般若慧 有一層次的提昇,會有更上一層的 信力的提昇, 所以,信-進-念-定-慧、信-進-念-定-慧,不斷右旋、離心地 向上提昇。聖人就是這樣,菩提發動,開發五根、五力,操作〖七覺支〗,推動〖八支聖道〗。
第四、以正解脫學 過無漏清淨的生活。
假設 你能一一地符合無漏戒學、無漏定學、無漏慧學來生活,日常生活可以過得好、宗教生活也可以過得好,就可以一路開展覺悟的、解脫的生活,一直到最後漏盡解脫,那就是清淨的生活,以正解脫學過無漏清淨的生活。
剛才說的實際上都是原則性的,可是 若能把握住原則, 時時留意應用佛法、活用佛法在生活之中,這樣的話,道場 就在生活當下。譬如我們現在 是在上課,現在就是道場;你們回家複習功課,也是道場;而應用佛法來待人、處事、接物,那個當下都是道場。不只 大殿是道場、念佛堂是道場、禪堂是道場而已。
解脫惑-業-苦、充實五分法身、相續慧命盡未來際 盡在隨緣中
掌握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四項原則後,接著要如何實際操作呢?
第一、從生活中 隨緣消〖業〗障,解脫〖〔惑業苦〕〗。
消業障一定要「隨緣」;沒有隨緣,業障消不了。所謂 業障,就是出現在你面前 所有讓你愛(〖貪〗)、讓你恨(〖瞋〗)、讓你無知(〖癡〗)的人、事、物。面對這樣的處境,如果曉得 要隨緣消業障;本來會貪愛的,現在就不敢貪愛了;本來會氣他、罵他、恨他的,現在也不會了;本來茫茫然、忘念-不正知在處理事物的,現在也曉得要小心謹慎,要用〖般若〗慧來面對人、事、物。
生活中 要隨緣消業障,也要隨緣解脫惑-業-苦。有惑,解脫惑;有惡業,解脫惡業;有 有漏的苦,甘願受苦。甘願受苦,苦受完了,業障也消了。惡業沒有經過受苦,業障消不了。
第二、從生活中 隨緣充實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等〖五分法身〗。
隨緣充實也就是,推動 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〖〔出世五根〕〗來開創我們的五分法身;因為五根、五力就等於 在操作 無漏戒學、無漏定學、無漏慧學、解脫學、解脫知見。
一一持戒 累積起來的有機反應,就是〖戒身〗,或者稱為戒法身。壓制〖五蓋〗,修心、修定的累積結果,就是〖定身〗。一一的般若慧 來發現惑-業-苦、處理惑-業-苦,累積起來的就是〖慧身〗。處理有效,而有一一的解脫,那就是〖解脫身〗。解脫了,還要確實知道、確實見證某一些已經解脫了,那是〖解脫知見身〗。這五種,叫作「五分法身」。所以,五分法身 是在生活之中成長,是在隨緣消業障、解脫惑-業-苦的過程之中成長的。
第三、從生活中隨緣相續〖慧命〗盡未來際。
從此之後,我們若能從生活中 隨緣相續慧命盡未來際,到最後就能成為 漏盡的〖阿羅漢〗。可是 那只能使自己漏盡,而不能導引所有與我們有緣的人解脫,還要繼續用三大asaṅkheyya-kappa(〖阿僧祇劫〗)的時間來培養自己成就佛果。只有成佛才能完成我們的心願--度化一切「有緣的有情」。
什麼是「有緣的有情」?有恩予我們是「有緣」,與我們結怨的人也是「有緣」,所以成佛的時候,不能說只報答有恩予我們的。實際上那一些與你結怨的人,是用「逆增上緣」的方式提供你成就佛道所需的波羅蜜。譬如 本師 釋迦牟尼佛,因為怹的堂弟提婆達多專門干擾怹,可是怹還是感謝提婆達多,因為沒有這些干擾,可能會晚一點成佛。
跟我們示好的人、有恩予我們的人,面對他們的時候總是比較舒服;可是捉弄我們的人、討厭我們的人、毁謗我們的人,雖然讓人痛苦煩惱,但是若能懂得反省:反省自己是否和他們一樣,或是自己是否有錯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要修正,讓自己的人格更圓滿,也因此,我們說是「逆增上緣」。而未來我們成佛之後,就能影響這一些本來與我們結怨的人了。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--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,究竟菩提
作者:
甘露道
-
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 -- 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,究竟菩提 所有的宗教都能使人安心,甚至於我們可以說,他很迷信。可是對那個迷信的人來說,他是很安心的,因為愈迷信愈安心。 但是我們認識佛教不是用迷信的,是用明心見性。其實明心,你愈廣、愈深、愈高,你也才愈有真正的安心才對。 明心見性,假設以般若法門的五種菩提來說,或者說《金剛經》包含五種菩提,第一個是「發心菩提」,有「發心菩提」才會開發「伏心菩提」;有「伏心菩提」,才有更上一層的「明心菩提」。 「明心菩提」,以《金剛經》來說,是第二度發心,然後才有「出到菩提」。所謂「出」,就是出離惑 - 業 - 苦,出離有漏的三界;「到」,到涅槃,也就是「究竟菩提」。「究竟菩提」,「究竟」就是完成,也就是 成佛了。 「發心菩提」是初發心,初發心實際上是剛才說的「世、俗的正見」。雖然還沒有開法眼,但是你有高明的常識、知識、學識可以對佛教、佛法如理思惟。你就算在這樣的狀態發心,就是有「發心菩提」;有「發心菩提」,你就曉得要修持十善業道來改善我們的身、口、意,那就是「伏心菩提」。真正法眼開、慧眼清淨,也就是明心見性,才有「明心菩提」。「明心菩提」一定會再度發心,而這個才是真發心,實質的發心。 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--- 甘露道期刊 001
甘露道的佛法整理工作
作者:
甘露道
-
1973 年,楊郁文老師 帶領家人一同 歸依三寶、 受菩薩戒 , 而後 靠自修廣研經 論, 抉擇 從佛法的根源 —— 《阿含經》、巴利三藏直入佛陀的心海,從此投入阿含學 - 阿含道的研習與推廣。 楊 郁文 老師目前除於法鼓文理學院碩士班任教外,亦於以社會大眾為講授對象的法鼓推廣教育中心、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,開設「根本佛教」課程。 甘露道 出版社有鑑於針對社會大眾進行的推廣課程,更能發揮楊老師 「 根本佛教的佛學活用 」 的精神,因而將法鼓推廣 (1994 年起 ) 及 法光 (2004 年起 ) 的上課內容 全數 實錄下來,做為未來出書 及 影音成品的資料 。初時以錄音方式為主, 2008 年 7 月首次嘗試錄影,留下影音資料無數。 影音資料目前 ( 統計至 2018 年 12 月止 ) 累積約四千餘小時,其中包含錄影將近二千小時,面對如此浩瀚的資料和多元的講學內容 , 甘露道決定從楊郁文老師 2009 年啟講 , 以〈阿含要略〉為教本的 「 根本佛教講座」 (2018 年 12 月講授至慧學 106 頁 ) 著手,一方面整理成文稿、出版期刊,一方面上字幕、剪輯影片、上傳 YouTube ,再 以 「 〈阿含要略〉電子書網站 」 的形式彙整,未來亦將結集成書 , 以各種形式方便大眾研習。 此計畫從 2015 年 10 月甘露道期刊籌辦開始,慢慢摸索、修正而逐漸成形,至 2019 年 1 月 13 日第 025 期止,才整理至〈阿含要略〉「增上善學」第 10 頁,也不過是 855 個小時中的 49 個 小時而已 ( 見下附圖 ) 。 如此龐大的計畫,亟需各方面的資糧投入,歡迎有心研習 、 有志推廣阿含學 - 阿含道的大德們,加入我們的行列,奉獻您的時間、專長、智慧,或隨喜贊助,一同來護持、成就這項弘法大業。 【 專長需求 】 電腦硬體諮詢維修、網頁設計、美編排版, 聽打、校對、文稿修潤等工作。 【甘露道出版社的工作與計畫】 1.《中華阿含辭典》排版及編校。 2.楊郁文老師課程影音實錄存檔,建立史料。 3.課程實錄文字出版,先以期刊逐步實現,未來將按阿含學、阿含道次第出版系列叢書。 4.課程實錄影像製作,上字幕,上傳YouTube。 5.建立網站資料庫,統整文字與影像資料。 甘露道...
甘露道出版品
作者:
甘露道
-
留言
張貼留言